心血管保健-用好心 過好日子! - 健康資訊
By Doris
at 2011-10-19T13:26
at 2011-10-19T13:26
Table of Contents
心臟疾病、腦血管疾病向來都是亞洲人十大死因的前幾名;以台灣2010為例,前者為第二
大死因,死亡佔率達10.8%,後者為第三大,死亡率有7.0%,高血壓性疾病則從榜外悄悄
爬升到第九名,顯見維護心血管健康的重要。
膽固醇問題大解密
大部分人都乖乖注意自己的膽固醇,有愈來愈多人接受膽固醇檢驗,也有愈來愈多人成功
地降低膽固醇過高的問題(透過飲食、減重與藥物)。但這並不一定表示我們解膽固醇;
您可能像大多數人一樣,受到某些基本問題所誤導,特別是有關吃進去的膽固醇與血液中
膽固醇之間的關聯。膽固醇對人體非常重要,是細胞膜、神經纖維、激素以及其他維持生
命所需物質的重要部份。膽固醇是一種蠟狀物質,屬於脂質,存在於所有動物中,因此也
存在於我們食用的所有動物性食品中。雖然測量的是血液中膽固醇,但事實上,大部份的
膽固醇由肝臟所製造。美國人平均每日從食物中攝取約300毫克膽固醇,過量的膽固醇會經
由肝臟排泄,而部份會堆積在動脈管壁,因而導致動脈粥狀硬化,甚至可能導致心臟病或
中風。身體製造的膽固醇已足夠,不必攝取任何膽固醇也能保持健康。吃全素的人不吃任
何含有膽固醇的食物,也不會有問題。
與膽固醇相關的成分
食物裡的油脂與膽固醇為互相影響的成分,脂肪細胞中雖含有膽固醇,但不會比甚他細胞
多,因此肥肉與瘦肉的膽固醇含量相當。所有肉類,包含牛肉、豬肉與家禽,不管瘦或肥
,平均每盎司約25毫克膽固醇。
有些食物例如蛋和大部分貝類,膽固醇含量高,但沒有飽和脂肪;相反的,像蔬菜油、酪
梨及堅果富含脂肪(通常是健康的不飽和脂肪),但卻不含膽固醇。
攝取的脂肪類型-飽和或不飽和脂肪,會影響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,其影響遠超過吃下的
膽固醇。尤其是飽和脂肪(大部份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)與反式脂肪(存在於許多加工食
品中),會提升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(LDL、壞)膽固醇含量,不過最近也有研究建議,
部份類型如巧克力與椰子油等植物性飽和脂肪,比起動物性或合成的飽和脂肪來得健康。
300是正確的數字嗎?
美國心臟協會(AHA)建議,健康的民眾每日膽固醇限制攝取量為300毫克。對於那些心臟
疾病、糖尿病、膽固醇含量不佳,或是具有其他冠狀血管風險因子的患者,限制則為200毫
克。美國政府的膳食指南也同意這樣的限制攝取。
但是許多研究人員相信,這些規定過於嚴格,因此建議健康民眾每日可有較高的膽固醇總
量限制,大約每日500毫克。
至於許多其他國家,包括加拿大、英國及澳洲,並未建議每日攝取量上限,因為沒有證據
可證明在整個族群中,膳食膽固醇對血中膽固醇含量有重大影響。除此之外,雖然部份大
型觀察試驗發現,膳食膽固醇與心臟疾病有顯著關聯,但其他試驗則沒有類似的發現。
大部分人體受到遺傳、胰島素含量、體重及甚他膳食與代謝因子的影響,膳食膽固醇至少
會增加一點血液中膽固膽含量。預估只有約15%至25%的人對食物中的膽固醇有顯著反應。
然而,目前沒有檢驗可判別這些「高度反應者」。
搜尋好膽固醇
曾經在食物標籤上尋找「好」的膽固醇嗎?請別這麼做。所有吃下肚的膽固醇都是一樣的
,與肝臟所產生的膽固醇在化學上也都相同。
膽固醇在肝臟中合成,隨著血液循環;脂蛋白是由蛋白質與脂質組成,在血液中運輸脂肪
與膽固醇。HDL(高密度脂蛋白)之所以「好」,是因為它能從體內動脈壁及其他地方收集
過多的膽固醇,帶回肝臟再加工或排泄,把所有未使用的膽固醇殘體都留在動脈壁,這就
是為何被稱為是「壞的」膽固醇。
底線:大部分民眾不需要太擔心飲食中的膽固,因為它對血液膽固醇的影響很小。維持低
含量的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,以富含不飽和脂肪與纖維的食物替代,對血液的膽固醇都很
有益。但是,若是肥胖或糖尿病患者,則應該嚴守以上美國心臟協會所建議的攝取指南。
摘自Wellness Letter Volume27,Issue12,September 2011
--
能做好預防,就能減少治療
疾病就像小偷來的時候靜悄悄的
走的時候卻是讓您損失慘重
--
大死因,死亡佔率達10.8%,後者為第三大,死亡率有7.0%,高血壓性疾病則從榜外悄悄
爬升到第九名,顯見維護心血管健康的重要。
膽固醇問題大解密
大部分人都乖乖注意自己的膽固醇,有愈來愈多人接受膽固醇檢驗,也有愈來愈多人成功
地降低膽固醇過高的問題(透過飲食、減重與藥物)。但這並不一定表示我們解膽固醇;
您可能像大多數人一樣,受到某些基本問題所誤導,特別是有關吃進去的膽固醇與血液中
膽固醇之間的關聯。膽固醇對人體非常重要,是細胞膜、神經纖維、激素以及其他維持生
命所需物質的重要部份。膽固醇是一種蠟狀物質,屬於脂質,存在於所有動物中,因此也
存在於我們食用的所有動物性食品中。雖然測量的是血液中膽固醇,但事實上,大部份的
膽固醇由肝臟所製造。美國人平均每日從食物中攝取約300毫克膽固醇,過量的膽固醇會經
由肝臟排泄,而部份會堆積在動脈管壁,因而導致動脈粥狀硬化,甚至可能導致心臟病或
中風。身體製造的膽固醇已足夠,不必攝取任何膽固醇也能保持健康。吃全素的人不吃任
何含有膽固醇的食物,也不會有問題。
與膽固醇相關的成分
食物裡的油脂與膽固醇為互相影響的成分,脂肪細胞中雖含有膽固醇,但不會比甚他細胞
多,因此肥肉與瘦肉的膽固醇含量相當。所有肉類,包含牛肉、豬肉與家禽,不管瘦或肥
,平均每盎司約25毫克膽固醇。
有些食物例如蛋和大部分貝類,膽固醇含量高,但沒有飽和脂肪;相反的,像蔬菜油、酪
梨及堅果富含脂肪(通常是健康的不飽和脂肪),但卻不含膽固醇。
攝取的脂肪類型-飽和或不飽和脂肪,會影響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,其影響遠超過吃下的
膽固醇。尤其是飽和脂肪(大部份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)與反式脂肪(存在於許多加工食
品中),會提升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(LDL、壞)膽固醇含量,不過最近也有研究建議,
部份類型如巧克力與椰子油等植物性飽和脂肪,比起動物性或合成的飽和脂肪來得健康。
300是正確的數字嗎?
美國心臟協會(AHA)建議,健康的民眾每日膽固醇限制攝取量為300毫克。對於那些心臟
疾病、糖尿病、膽固醇含量不佳,或是具有其他冠狀血管風險因子的患者,限制則為200毫
克。美國政府的膳食指南也同意這樣的限制攝取。
但是許多研究人員相信,這些規定過於嚴格,因此建議健康民眾每日可有較高的膽固醇總
量限制,大約每日500毫克。
至於許多其他國家,包括加拿大、英國及澳洲,並未建議每日攝取量上限,因為沒有證據
可證明在整個族群中,膳食膽固醇對血中膽固醇含量有重大影響。除此之外,雖然部份大
型觀察試驗發現,膳食膽固醇與心臟疾病有顯著關聯,但其他試驗則沒有類似的發現。
大部分人體受到遺傳、胰島素含量、體重及甚他膳食與代謝因子的影響,膳食膽固醇至少
會增加一點血液中膽固膽含量。預估只有約15%至25%的人對食物中的膽固醇有顯著反應。
然而,目前沒有檢驗可判別這些「高度反應者」。
搜尋好膽固醇
曾經在食物標籤上尋找「好」的膽固醇嗎?請別這麼做。所有吃下肚的膽固醇都是一樣的
,與肝臟所產生的膽固醇在化學上也都相同。
膽固醇在肝臟中合成,隨著血液循環;脂蛋白是由蛋白質與脂質組成,在血液中運輸脂肪
與膽固醇。HDL(高密度脂蛋白)之所以「好」,是因為它能從體內動脈壁及其他地方收集
過多的膽固醇,帶回肝臟再加工或排泄,把所有未使用的膽固醇殘體都留在動脈壁,這就
是為何被稱為是「壞的」膽固醇。
底線:大部分民眾不需要太擔心飲食中的膽固,因為它對血液膽固醇的影響很小。維持低
含量的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,以富含不飽和脂肪與纖維的食物替代,對血液的膽固醇都很
有益。但是,若是肥胖或糖尿病患者,則應該嚴守以上美國心臟協會所建議的攝取指南。
摘自Wellness Letter Volume27,Issue12,September 2011
--
能做好預防,就能減少治療
疾病就像小偷來的時候靜悄悄的
走的時候卻是讓您損失慘重
--
Tags:
健康資訊
All Comments
Related Posts
二維/都普勒 心臟超音波?
By Elma
at 2011-10-18T19:55
at 2011-10-18T19:55
台灣國衛院發現關鍵蛋白 治療新曙光
By Connor
at 2011-10-18T15:40
at 2011-10-18T15:40
小腿肌肉發炎
By Quanna
at 2011-10-17T15:18
at 2011-10-17T15:18
眼睛好紅,可是卻甚麼感覺也沒有...
By Doris
at 2011-10-17T09:49
at 2011-10-17T09:49
請推薦台北治療痔瘡的醫生
By Kumar
at 2011-10-17T03:48
at 2011-10-17T03:48